“三進三同”攜手共進,江門站助力區縣監測見成效
2025-01-10
0次
為更好推動省、市、縣一體化發展的監測格局,2024年廣東省江門生態環境監測站(以下簡稱“江門站”)通過落實“書記項目”,實施“三進三同”工作法,進一步深化對區縣環境監測站的技術幫扶工作,指導幫助區縣站高效高質完成生態環境監測各項工作和能力建設任務、提高監測能力,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組建幫扶團隊,打造專業力量。欲要強人,首先強己,唯有自身技術力量過硬,方能更好地服務基層區縣。江門站組織監測人員積極參與國家、省、市級技術培訓,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方法,全年累計達40余次。2024年江門站成功通過資質認定擴項評審,目前資質能力達850項次,提前1年超額完成省監測中心下達的能力建設目標;組織18人次參加國家環境監測網實驗室能力考核,均取得滿意結果,榮獲“能力考核優秀單位”稱號,這是江門站連續第七年獲此殊榮。江門站堅持“欲成師,先為學”,通過不斷提升自身技術能力,組建高質量技術幫扶團隊,確保在幫扶工作中能夠輸出高質量的技術支持與服務,真正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進一線同實操,提升實戰能力。江門站幫扶團隊“走出去、進一線”,先后派出監測人員48人次前往各區縣站和監測現場,根據其實際技術水平和儀器設備情況,開展現場指導12次,培訓人數達132人。
進培訓同精進,強化專業素養。江門站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區縣站的技術短板,采用“請進來+同交流+齊操作”模式,累計培訓31次648人次;并開展3輪實驗室能力模擬考核,助力區縣站備戰國家環境監測考核及上崗證考核。為促進質量管理內審能力共同進步,江門站創新性舉辦了環境監測內審實戰訓練營暨挑戰賽,以培訓+競賽的方式,以培促學、以賽促做,全面提升質量管理能力,幫助區縣站順利完成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修訂及轉版。
進書本同探討,規范技術指導。江門站聚焦實際難題,精心編制《基層環境監測站實用技術百問百答》知識讀本。編制過程中,幫扶團隊“逐家逐戶”深入區縣站,廣泛收集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并細致研究、解答,力求內容既準確又貼近實戰,最終匯編成涵蓋了現場及應急監測、實驗室分析、質量管理等核心領域的高實用性的技術指導讀本。讀本發放后,受到區縣環境監測人員的一致好評。
通過實施“三進三同”工作法,江門市區縣環境監測站的技術水平和質量管理水平顯著提升。2024年,各區縣站共有效應對突發環境事件17宗,為突發環境事件決策處理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此外,所有區縣站均參加了2024年國家環境監測網實驗室能力考核,并獲得“滿意”評價。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全國獲“能力考核優秀單位”的5個區縣站中,江門市占據了3席,其中鶴山站更是連續四年獲此殊榮。這些成績標志著江門市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實力和服務能力再上新臺階。
未來,江門站將繼續優化幫扶措施,積極探索新的幫扶模式和工作方法,為生態環境建設貢獻更大的智慧和力量,共繪綠色發展新篇章。
供稿 | 廣東省江門生態環境監測站
編輯 | 李夢麗 劉慧敏